2018年3月4日,鼎世集团2018年第一季度中高层座谈会在鼎世集团上海总部顺利召开。来自鼎世资本、鼎世商业、鼎实建筑、中福医养四大板块的中高层领导齐聚一堂,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18年制度化与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展望。
座谈会现场
最好的制度还没出现
在此次会议中,鼎世集团吴旭辉先生进行开场演讲。他指出此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制度化与标准化的建设”。并提到“制度化与标准化”首先要落实到会议的效率优化上,参会领导须负责传达会议上所提到的相关制度。
鼎世集团吴旭辉先生
此外,吴旭辉先生还指出随着十九大顺利闭幕,未来十年政策会持续稳定。我们应该坚决支持和拥护政府和宪法。集团在今年的第一到第三季度工作中心主要放在制度、体系、分配方式和标准化流程的建设,确定好发展方向,为19年转型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高手之间的竞争,是比谁的失误更少。团队应该根据政策制定好标准化的制度,严格控制失误。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各部门负责人增强财务意识,有助于团队锻炼成本意识,管控时间增加。
企业运行过程中,强调独立性和联接,各版块形成区块链,切合当前经济发展。
本次座谈会上,各板块负责人依次进行发言,分享各自负责的业务板块内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落实方案,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词】来进行解读。
职能部门管理标准化
市场客户中心负责人对市场客户中心和IT部门系统化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总结。市场客户中心主要集中在资料库的优化,数据库的录入,统计报表的整理和各制度、项目的管理四大方面标准化工作的建设。IT部门则包括内部界面和外部界面的一些问题和计划,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鼎世集团投资总经理、财务投资中心负责人周娜女士从费用部门归属,分组模式核算,非人力费用计入方式和人力费用确认方式四个方面解析了利润中心数据归集的主要方式,此外,他又讲解了全新的借支制度的具体操作方式。
团队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
鼎世商业总裁刁睿女士提出工作流程标准化重在思路,思路如何标准化或者流程化是关键。并且团队成员个人成长小目标一定要清晰,在商业板块工作各环节要突出特质需求及人员情况,采取个人特质配对模式找到每个人的强项、弱项、真正适合的工作及程度,这样才能使团队人力效率最大化。
青岛鼎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永军先生介绍了鼎新的财务制度以及服务建议书,策划和招商运营等工作标准。他指出制度标准化必须严格执行,而技术标准化只是基础,应按照甲方的关注点做适当调整。
建筑分析类表达标准化研究
商用地产设计中心负责人何海洋先生介绍了包括强排商业,运营类,购物中心,公寓库四个主题研发。给我们展示了标准化基础上的创新研发,运营常见问题则是提升型研发。
项目归档制度、强排文本标准化
都市综合设计中心负责人李卓先生提出了设计标准化的目的:设计师为现在的项目负责,设计总监对将来的项目负责;设计师对技术使用负责,而设计总监对设计技巧的产生负责;设计师对一个项目品质负责,而设计总监对全部的出品负责。所以要从人员等级制度化建设、项目资料归档制度、项目流程的制度化建设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
建筑外立面设计成果管控标准化
北京环球鼎实负责人郑化龙先生结合北京公司目前主要业务类型 - 建筑外立面方案设计及深化项目 ,计划2018年制定出建筑外立面设计成果控制标准化体系,目的在于提升本部门项目质量和工作效率,并能够面向集团其他设计部门推广。从外立面方案设计开始到项目归档移交,对立面出图标准、配合流程、样板库建立、成果归档、移交协同五个版块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果管控标准化制度。
创意产业办公及公寓产品标准文本
重庆设计院负责人指出智慧、生态是国家和市场的发展方向,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溢价,业主对智慧、生态的设计要求愈发显著,部门项目多面临这类设计要求,要通过总结形成标准化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文本、品质、应用、执行标准化流程
商业空间设计中心负责人宋立超先生分享了文本模板标准化研究及建立;总包管理事业部负责人詹建峰先生指出了效果类品质管控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技术发展部负责人提出第三方审图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建议;信息化中心负责人刘海军先生分享了项目BIM应用成果技术标准;项目运营部负责人沈荣荣先生介绍了项目执行流程和质量控制流程。
项目文档管理及工作量统计
产业中心负责人兰斌先生则向大家展示了项目文档管理和工作量统计,其中包括制图标准化、服务建议书标准化、项目商务报价标准化、类型化项目标准模块手册等一系列制度化与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独立核算,经营指标
商业空间装饰总经理张春陆先生讲解了商包成本管控及审批流程。他指出在工作中应该追求项目利润指标,用经营指标进行考核;独立核算,更加注重各版块的现金流,考核经营指标。
此次会议鼎世集团明确了第一到第三季度“制度化与标准化的建设”的工作中心,确定了新一年的发展方向,为19年转型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激励每位鼎世人一起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未来、追求美好、创造价值!
新的一年,集团在制度、体系、分配方式和标准化流程愈加完善的前提下一定会不断提高,创造出更大的价值。